【4KM2引擎源码】【贵州仁怀代源码】【重定向jsp源码】commit 源码

2024-12-29 06:09:41 来源:dxflib库源码 分类:热点

1.BoltDB源码解析(二)事务
2.MySQL XA事务源码分析
3.BoltDB源码解析(七)Put和Delete操作
4.React设计原理,源码由浅入深解析 react18 源码(一)

commit 源码

BoltDB源码解析(二)事务

       最近几天一直在研究BoltDB的源码代码,现在对它有了更深入的源码了解。这篇主要介绍BoltDB的源码事务处理。

       BoltDB的源码事务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只读事务,另一类是源码4KM2引擎源码读写事务。只读事务仅允许读取操作,源码而读写事务则可以同时进行读取和写入操作。源码在并发控制方面,源码BoltDB允许任意多个只读事务同时进行,源码但读写事务只能有一个。源码

       BoltDB支持一定程度的源码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这意味着读事务不会阻塞写事务,源码反之亦然。源码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源码你可能会发现多个读事务和一个写事务在同时进行。

       只读事务是通过db.View方法执行的,具体代码如下:

       Bolt的注释非常清晰,每一步都标明了具体操作。db.begin是新建一个transaction,而fn参数是用户传递的事务主体函数。

       注意,只读事务不会调用transaction的commit函数,除非发生error,此时需要调用t.Rollback()进行清理工作。

       读写事务是通过db.update执行的,整体上和View的代码类似,但是会创建一个读写事务。

       读写事务如果没有发生错误,最后会调用Commit方法,将事务进行的修改持久化到DB文件里,实现事务ACID特性里的“D"。

       BoltDB使用B-tree作为磁盘数据结构,贵州仁怀代源码在事务commit时,所有在内存中的修改都要持久化到磁盘上。在事务commit时,所有修改都需要持久化到多个新page里。

       读事务实现得比较简单,就是在基于mmap的B-tree上搜索到具体的key,返回对应的value。为了提升性能,BoltDB全程尽量避免copy。

       写事务比读事务要复杂,BoltDB如果需要修改一个page上的数据,首先会通过B-tree搜索定位到具体的key所在的leaf page,但它不会直接在这个page上修改,而是把这个page的数据copy到一个叫node的内存结构体里,修改是在node结构体里做的。

       在写事务中,所有的修改都暂存在内存里,在事务commit之前不会持久化。在事务commit的时候,所有的修改都要持久化。

       因此,BoltDB的使用建议是,一个事务做的事情不要太多,这样不必耗费太多内存保存中间状态,commit也不至于耗时太多。

MySQL XA事务源码分析

       MySQL XA事务源码分析概览

       在深入理解MySQL XA事务处理中,我们重点关注了几个关键步骤:外部XA PREPARE、COMMIT、2PC阶段的Log落盘顺序,以及本地事务commit和外部XA的Rollback、RECOVERY流程。以下是重定向jsp源码这些流程的简要概述:

       外部XA PREPARE流程

       开始阶段:

       ------------------- XA PREPARE START -------------------------

       结束阶段:

       ------------------- XA PREPARE END -------------------------

       外部XA COMMIT流程

       简述:

       ------------------- XA COMMIT START -------------------------

       简述:

       ------------------- XA COMMIT END -------------------------

       本地事务COMMIT流程与外部XA比较

       不同之处:

       ------------------- PREPARE START -------------------------

       不同之处:

       ------------------- PREPARE END -------------------------

       ------------------- COMMIT START -------------------------

       ------------------- COMMIT END -------------------------

       外部XA ROLLBACK流程

       简述:

       省流版:Not Prepared Rollback和Prepared Rollback的差异

       详细版:

       Not Prepared Rollback:

       在end - prepare期间rollback

       Prepared Rollback:

       在prepare之后rollback

       外部XA RECOVERY流程

       简述:

       本地事务RECOVERY流程

       简述:

       重要提示:

       在binlog rotate到新文件前,redo log会强制落盘,确保旧文件不包含未完成的事务。

BoltDB源码解析(七)Put和Delete操作

       Put和Delete的实现

       上一篇文章我们了解了BoltDB的Get API的实现。现在,我们来探讨Put和Delete API的实现:

       Put API的主要功能是将一对键值对插入到Bucket中,如果键已经存在,则更新对应的值。首先,进行一些限制条件的检查,例如Put操作是否由写事务发起的,因为Put只能由写事务调用。此外,还需要检查键和值的大小是否符合限制条件。需要注意的是,Put操作和Get操作一样,这里也使用了Cursor来定位键应该放置的位置。

       在实际的Put操作中,会调用Cursor的一个不显眼的方法:

       这个方法实际上非常有用,它从当前Bucket的B-tree的根节点开始,一直到Cursor定位到的leaf page,为每个page创建一个对应的node结构。当然,如果一个page已经有对应的node,就直接使用它。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是因为事务篇中提到的修改操作具有“传染性”,修改B-tree的leaf节点会导致从root到leaf的所有page都需要修改,而BoltDB的修改操作都是在page对应的node里进行的,不是直接在page上修改,因此需要为这些page建立node结构。具体建立node结构的是Bucket的node方法:

       Bucket的node方法有两处需要注意,一个是新建的node会被追加到parent node的children中,记录下这些修改的请柬制作网站源码node之间的关系,这个children在node持久化时会有用(node.spill方法)。另一个是node的数据是如何从page中读取的,这是由node的read方法完成的。

       node建立好之后,就在要修改的leaf对应的node上调用put方法:

       node的put方法相对简单,它是在inodes数组上查找对应的位置,如果exact为true,表示找到了相同的key,直接更新value;如果exact为false,相当于找到了应该插入的位置,然后在对应的inode上记录数据。我们来看一下inodes数组的定义:

       inodes数组是node实际存储数据的地方,由多个inode组成,每个不同的key对应一个不同的inode,inode之间是按key排序的。对于leaf节点来说,inode里使用key和value;对于branch节点来说,inode里使用key和pgid,pgid代表一个child page的id。value和pgid不会同时使用。

       put方法结束后,当前的Put操作也就结束了。也就是说,Put操作所做的仅仅是把新增或修改的数据放入到它所在的page对应的node内存中。

       顺便提一下Delete操作,它和Put操作非常类似,在建立起node结构之后,在对应的node的inodes数组中删除找到的key相等的inode就完成了,这里不再展开。

       那么,什么时候会把这些node里的数据持久化到DB文件里呢?是在整个写事务commit的时候。

       事务的节点机场源码Commit实现

       下面是事务commit的代码简化,保留了重要部分:

       Commit的整体流程比较长,下面一点一点进行说明。

       tx.root.rebalance(),这个root是root Bucket,rebalance是对root Bucket下所有子Bucket的所有node进行rebalance。这是什么意思?注意node的初始数据虽然来自一个page,但在经历了一些Delete操作后,有些node里面的数据可能过少,这时会先把这个node和它的左兄弟或右兄弟node合并(node的rebalance方法),合并后node数会减少,但不存在node里数据过少的情况。这个操作对应于B-tree的merge操作,只不过这些node都是Go的内存结构,合并起来非常简单。当然,合并后把这些node spill到page的操作,需要的page总数也会减少。

       tx.root.spill(),这个方法是把root Bucket下所有子Bucket的所有node的内容都写入这个事务分配的dirty page里。注意这些dirty page是这个事务临时分配在内存里的,结构和DB文件的page完全一样,但还不是mmap映射的DB的page。

       刚开始看到spill这个方法时,感觉它代价有些高,感觉像是把整个B-tree都走了一遍。后来仔细看才发现不是这么回事。这个spill只对有node结构的节点进行处理,那些没修改过的page没有对应的node,根本不会处理。

       注意在经过多次Put操作后,node里存放的数据可能出现一个page写不下的情况,比如insert了几千个key value。spill会先把这样的node split成多个大小合适的node(node的split方法),然后把这些node分别写入不同的page中。这个操作对应于B-tree的split操作。和rebalance方法类似的道理,因为这些node都是Go的内存结构,split起来非常容易。

       if tx.meta.pgid > opgid,这个判断是看当前事务需要的page数是否大于事务执行前DB文件有的page数,如果大于,说明DB文件放不下了,就调用db.grow增大文件,以容纳新增的page。

       紧接着是freelist的持久化操作,因为写事务可能使用了freelist里的一些page,同时也可能释放了一些page到freelist里,所以freelist很可能发生了变化,需要持久化。

       tx.write(),这个方法就是把所有的临时分配的dirty page都写入DB文件对应的page里。

       tx.writeMeta(),这个方法是把这个tx里的meta写到meta0或者meta1里面(写事务会交替写这两个meta page,这也是个常用技术,叫ping-pong buffer)。它的代码值得看一下:

       首先把meta写到临时分配的buf里,然后用文件IO写到DB文件里,最后调用fdatasync,把OS文件的buffer cache持久化到磁盘上。至此,写事务的所有数据都已经落盘完毕。后面新开启的事务会因为这个meta的txid是最大的,而选择使用这个最新的meta page。而这个meta page包括最新的root bucket,最新的freelist,最新的pgid,这些总体构成了一个DB的最新版本,保证新开启的事务读到最新版本的数据。

       看tx.write()和tx.writeMeta()的实现可以发现,写入数据用的是db.ops.writeAt,而这个方法默认值就是File.WriteAt方法,所以实际写入文件用的是文件IO,而不是直接写mmap内存。而BoltDB使用mmap一开始就把mmap映射的内存标记为只读的,压根不允许直接写mmap内存。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猜测可能是为了安全。前面讲到Get操作为了性能是zero copy的,发现Get返回来的value是mmap上数据的指针,如果mmap设置为可读写的,应用程序代码五花八门,可能会通过指针一不小心修改了mmap上的数据,这样的修改因为走的不是API是无法保证事务的。把mmap设置为只读的消除了这种可能性。反过来说,如果mmap设置为可读写的,Get就不能返回mmap上的指针了,为了安全一定要copy一份数据出来才行,降低了Get的性能。

       这里还有个很自然而且很重要的问题是,如果事务commit失败了呢,BoltDB如何保证事务的原子性(ACID的A),确保这个写事务的所有操作,不论是落盘的,还是没落盘的,都不会生效?

       原子性要求,不管是commit走到哪一步,哪怕是已经把修改的数据,甚至包括修改的freelist已经落盘,只要最终事务commit失败,都不能对正确性产生任何影响。这里的正确性是指,数据库的状态(有实际的key value数据,freelist, pgid等共同构成)必须是在这个写事务运行之前的状态,数据不能被破坏,这个写事务也不能留下可被后续事务读到的任何更新。

       要做到原子性貌似挺难的,因为事务的commit里包括很多步骤,这些步骤都不是原子性的。不过重要的一点是,不论commit运行到哪一步,因为tx.writeMeta是最后一步,只有这一步运行成功commit才算成功,如果说commit失败了,那么tx.writeMeta一定是没运行,或者运行了半截,这个meta page没写完整,机器断电了。总之,这些情况下我们不会得到一个合法的新的meta page(这种情况下meta的validate方法会失败,因为meta的checksum不对)。这时候ping-pong buffer的meta page就起重要的作用了,因为交替写meta page的原因,即使这个写事务新的meta page没写成功,这个写事务运行前版本的meta page还在,而这个meta page包括这个写事务运行前的DB版本所有的状态(kv数据,freelist,pgid等)。这个meta page会被后续事务使用,就像那个失败的写事务从来没有运行过一样。而那个写事务留下的kv数据的page,freelist的page,即使是持久化了,也因为没有写成新的meta,没有机会被用到。

       还有个自然的疑问,即使这个失败的写事务写的page因为没有合法的meta无法被引用,不会影响正确性,但无法被引用是不是也意味着这些page无法被回收,浪费了磁盘空间?

       答案是也不会。在原来版本的meta里的free list和pgid的共同作用下,这些page会被视为free的,还可以使用,不会出现无法回收这些page的情况。

       还有个疑问,既然BoltDB交替写meta0和meta1,是不是连续两个事务commit正好在写meta时失败,数据库就废了?

       仔细研究发现,还是没事!因为写事务的txid也是meta的一部分,一个写事务失败,导致txid不会增长,下一次写事务的txid还是一样,meta的交替写是因为txid的变化引起的,既然没变化,就不交替了。所以下一个写事务即使写meta还失败了,也还是写的上一个写事务写的那个meta,不会把两个meta都写坏。

       总结一下,ping-pong buffer的meta page真是设计得精巧,是BoltDB达到原子性的关键!

React设计原理,由浅入深解析 react 源码(一)

       React设计原理详解:深入理解React 源码(一)

       React的核心工具之一是jsx,它是一种语法扩展,开发者编写的代码会被Babel编译成ReactElement,进一步转化为FiberNode,这是一种虚拟DOM在React中的实现,它能表达组件状态和节点关系,同时具备可扩展性。

       FiberNode的工作方式采用深度优先遍历(DFS)策略,递归地处理ReactElement。在渲染过程中,递归分为beginWork(开始工作)和completeWork(完成工作)两个阶段。在ReactDOM的createRoot和render方法中,scheduleUpdateOnFiber和processUpdateQueue负责更新和创建子fiber节点。

       在commit阶段,关键步骤包括执行root上的mutation,以及对Host类型的FiberNode构建离屏DOM树。ChildReconciler的两个关键点是子ReactElement到子fiber的创建方式和flag标识的设置。最后,学习者需要注意的是,通过阅读本文,可以关注以下三点:

       理解jsx与FiberNode的关系

       掌握React的递归渲染过程和commit阶段的子阶段

       反思和分享你的学习体验,一起探讨React的深入知识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别忘了在留言区分享你的见解,或者将其推荐给你的朋友。让我们一起深化对React 源码的理解。

更多资讯请点击:热点

推荐资讯

醫示警「年輕人10個罹癌症狀」!一直覺得累也要注意

由於英國凱特王妃的病情公開後,引發了一場關於癌症的廣泛討論,特別是關注年輕人<50歲),為什麼年輕人,癌症發病率的顯著上升。研究:年輕人更可能在50歲之前得癌英國的專家們開始深入探討,為何近年來

天下財經週報:企業主緊張 史上最嚴勞檢來了|天下雜誌

一例一休開始實施後,截至今年4月底止,勞資爭議件數以兩位數增加。勞動部這個星期開始,將針對「過去紀錄不佳」的科技業、幼稚園、金融業、鐵、公路和航空運輸等特定行業,進行有史以來最嚴格的勞動條件檢查,查到

蛋白質4功能幫助孩子長高、強化免疫力 這些食物也能吃得到蛋白質

文:陳韻婷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日常飲食中主要能被身體所吸收的營養素包含醣類、蛋白質、脂質,這三大營養素不僅提供人體日常活動所需的熱量,更是維持生理機能及運作的主要來源。人體在不同年齡階段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