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DA Python 去混淆
2.Python源代码保密、源码加密、混淆混淆
3.Python 代码混淆(pyobfuscate )
4.Python 代码混淆(pyminifier )
IDA Python 去混淆
程序的源码结构
一个程序的代码结构包含多个函数和分支。函数是混淆从CALL指令开始,直至下一个CALL指令或RET指令前的源码所有代码。分支则从JCC指令开始,混淆select源码详解直到RET或已分析过的源码分支结束。去混淆过程通常采用先遍历函数,混淆然后在每个函数内遍历所有分支,源码将已去混淆的混淆代码片段连接起来,以便IDA在反编译时识别。源码
代码重定位
代码位置变动时,混淆跳转指令(如CALL和JCC)需要进行修正。源码Keystone-engine和Capstone工具可以帮助完成这一过程。混淆然而,源码去混淆后,程序中的大量代码位置发生变化,因此所有跳转指令的全景通源码下载地址都需要修正,即进行重定位。使用并查集维护重定位过程,确保指令在程序中的位置正确。在维护并查集时需要注意:确保不存在指令复用情况,避免混淆后分支跳转错误。对于并查集中的JMP指令,合并时应将重定位后的实际地址合并到指令的原本地址,然后将原本地址合并到指令的跳转地址。路径压缩后,每个跳转指令的跳转地址将正确指向非JMP指令的实际地址。
附件下载链接
gitcode.net/qq_...
程序由一系列代码块构成。分析代码块执行流程,发现其本质是在switch中查找实际指令。代码块可通过lea ecx, [esp+4]指令简化。提取代码块的关键信息,包括起始地址、结束地址、外围时时彩源码立即数、存放寄存器、调用函数等。在提取信息的同时检测代码块有效性,程序中会在代码块中插入实际功能代码。利用提取的有效信息,可在调用函数中查找对应的代码块实际代码。处理特殊情况,如在执行完popf后紧跟pusha的情况,以及指令后的实际代码结束标志。维护重定位的并查集RelocDSU,处理jmp指令和实际地址的合并。提取branch代码时考虑特殊情况,如修正获取返回地址的函数、判断jmp指令后跟的代码和已处理代码。并查集合并时,遵循代码块、faster rcnn 源码解析jmp指令的特定规则。在完成代码去混淆后,对代码进行重定位,注意jmp指令长度的变化。修复switch代码,将patch回原位置的代码和移动的全局变量放至正确位置。最终,去混淆脚本实现代码块划分、提取关键信息、bfs处理函数和分支、提取汇编代码、重定位、修复switch代码等步骤。完整代码和附件下载链接提供。
Python源代码保密、加密、混淆
Python源代码的网校系统源码下载保密、加密和混淆是开发者保护代码安全的重要手段,但其效果有限。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
1. 使用pyc或pyo文件:通过编译py文件为pyc文件,提高执行速度且不便于直接查看源代码。但要注意与源文件所用Python版本一致,且.pyc文件可能需要调整命名和路径。
2. 混淆源代码:在线混淆服务提供一定程度的代码混淆,增加阅读难度,但并不能完全保密。
3. 打包工具:如pyexe、PyInstaller和py2app将Python代码打包成可执行文件,但压缩包内的内容易被获取,基本无保护。
- PyInstaller教程:确保使用正确Python版本安装,有四种打包方式,如主文件打包(-F)和依赖文件打包(-p)。注意处理相对路径和参数传递。
4. Cython:将Python代码转化为C语言,通过编译提高执行速度,但不支持JIT技术,且可能影响纯Python的性能。
总的来说,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源代码,但实际安全取决于对手的实力和资源。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结合多种策略来增强代码保密性。
Python 代码混淆(pyobfuscate )
在前一节中,我们借助pyminifier成功对Python代码进行了混淆。今天,我们将引入另一种工具pyobfuscate[1],继续探索代码混淆。这个工具具有独特的功能,即使代码被恶意破解,输出的也只会是难以理解的源码。
首先,让我们安装pyobfuscate。尽管这个项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年前,但它的更新仅在4年前,依然支持Python 2和Python 3这两个版本,显示出其持久的适配力。
混淆的过程对比鲜明。混淆前的代码清晰易读,每个环节都一目了然。然而,一旦经过pyobfuscate处理,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原本明了的代码变得让人一头雾水,仿佛被施了魔法。令人惊讶的是,尽管代码看似乱码,但它依然能够正常运行,这无疑是pyobfuscate的巧妙之处,真可谓“绝活”之作。
Python 代码混淆(pyminifier )
保护Python代码不被恶意破解,一种有效手段是代码混淆,以使得解码后代码变得难以阅读和理解。这里介绍一款名为pyminifier的代码混淆工具,它支持Python2和Python3环境。
为了验证其效果,我使用Python3.8环境进行测试。首先,安装pyminifier,令人惊讶的是,尽管该工具已经年未更新,但它依然能够运行并提供有效服务。
混淆过程从原始的Python主程序开始,该程序的代码逻辑清晰易懂,如同数学中的基本运算一样简单。接着,应用pyminifier的obfuscate参数进行初步混淆,观察到函数和方法名称、类名以及变量名都已进行了替换。
进一步,使用nonlatin参数进行超级混淆,此时函数、方法、类名、变量名都已变成了无法辨识的乱码,但程序依然能够正常运行。这一过程表明,即便混淆后的代码无法直接阅读,但其执行逻辑和功能仍然得以保留。
pyminifier提供了方便的混淆功能,能够同时对多个Python文件进行混淆处理,并将混淆后的代码输出到指定的目录。这一特性使得代码混淆操作不仅高效,而且适用于大规模代码管理。
综上所述,pyminifier作为一款代码混淆工具,通过替换代码中的标识符名称,使得混淆后的代码变得难以理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原始Python代码不被恶意破解和泄漏。其简单易用的界面和强大的混淆功能,使得它成为代码保护领域中值得信赖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