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STM原理及生成藏头诗(Python)
2.[推理部署]🔥🔥🔥 全网最详细 ONNXRuntime C++/Java/Python 资料!
3.高级神经网络Keras+CNN-GRU-Attention负荷预测(Python代码实现)
4.自己动手写CNN Inference框架之 (二) conv2d
5.C++ 中的卷积神经网络 (CNN)
6.Python时序预测系列基于CNN+LSTM+Attention实现单变量时间序列预测(案例+源码)
LSTM原理及生成藏头诗(Python)
常见的神经网络模型结构有前馈神经网络(DNN)、RNN(常用于文本 / 时间序列任务)、CNN(常用于图像任务)等等。
RNN是基于序列数据(如语言、语音、pb财务销售源码时间序列)的递归性质而设计的,是一种反馈类型的神经网络。RNN除了接受每一步的输入x(t) ,同时还有输入上一步的历史反馈信息——隐藏状态h (t-1) ,当前时刻的隐藏状态h(t) 或决策输出O(t) 由当前时刻的输入 x(t) 和上一时刻的隐藏状态h (t-1) 共同决定。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RNN在处理长序列数据时,容易遇到梯度爆炸或梯度消失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模型“记忆”的序列信息过长,导致难以学习远距离依赖关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引入了“门控”机制的LSTM应运而生。
LSTM在网络基础结构上引入了遗忘门、输入门和输出门,通过选择性地保留或删除信息,解决了长期依赖问题。具体地,遗忘门决定丢弃哪些信息,输入门决定存储哪些新信息,输出门则决定生成的输出。
以下为LSTM原理简要说明:
* 遗忘门:决定上一个时间点的状态Ct-1中要丢弃哪些信息。
* 输入门:决定在状态中存储哪些新信息。
* 输出门:根据上一个时间点的输出ht-1和当前时间点的状态Ct生成最终的输出。
通过这些“门控”机制,LSTM能够选择性地记忆和遗忘信息,从而更好地学习长期依赖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LSTM模型可以用于生成诗歌。通过训练深层LSTM模型,可以学习诗歌数据集中的模式,并生成新诗。以下为实现步骤:
* 构建LSTM模型。
* 训练模型,一般考虑训练时长,简单训练2个epoch。
* 加载训练好的快鲈源码模型,输入关键字后,自动生成藏头诗。
虽然生成的诗句在外观上看起来优雅,但实际上可能不够严谨。通过增加训练的epoch和数据集,可以进一步提高模型性能。
[推理部署]🔥🔥🔥 全网最详细 ONNXRuntime C++/Java/Python 资料!
全网最详尽ONNXRuntime C++/Java/Python资料概览
近期,我计划整理一系列关于TNN、MNN、NCNN和ONNXRuntime的笔记,用以记录实践中的经验和学习成果,方便日后快速解决问题(目前已有超过个C++推理示例,形成了可复用的库)。本文档详尽收录了ONNXRuntime的相关资源,包括官方文档、C++、Java和Python接口,以及我在使用中的实用技巧。1. 官方文档和API参考
2. C++ API深度解析与案例
3. Java接口使用指南
4. Docker镜像安装与配置
5. 源代码编译与理解
6. 与ONNX Opset兼容性探讨
7. 与其他转换工具兼容性
8. Ort::Value获取值方法:At()、裸指针与引用
9. 源码实战案例:目标检测、人脸识别等
. 动态维度推理与高级应用
. 学习ONNXRuntime源码
. 推荐阅读与持续更新
这份内容将持续更新,欢迎关注并收藏,以便获取最新的模型案例和功能介绍。Markdown版本可在我的仓库获取:[仓库链接]高级神经网络Keras+CNN-GRU-Attention负荷预测(Python代码实现)
高级神经网络Keras知识点讲解及入门算例
在本部分,我们将探讨高级神经网络Keras的基础知识,通过实例来理解Keras库的应用。Keras是一个高级神经网络API,可以使用Python进行快速构建、训练和评估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数学建模,“华为杯”高级神经网络Keras项目展示了如何利用Keras实现复杂的神经网络结构,本实例将指导你从零开始构建模型。
CNN-GRU-Attention负荷预测
在本节,我们将介绍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门控循环单元(GRU)和注意力机制(Attention)进行负荷预测的方法。负荷预测在电力系统管理中至关重要,能够帮助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效率。下面展示了使用Keras实现的Python代码。
**Python代码实现
**首先,将数据集切分为输入和输出:前一个采样点的天气因素和电力负荷作为输入,后一个采样点的actionbar title 源码负荷作为输出。接下来,调整数据形状为3D数组,满足循环神经网络的输入要求。然后,定义模型结构,包含CNN、GRU层和注意力机制。模型的详细配置如下:
python
部分代码:
python
# 分为输入输出,将前一采样点的天气因素和电力负荷作为输入,后一采样点的作为输出标签
train_X, train_y = train[:, :-1], train[:, -1]
val_X, val_y = val[:, :-1], val[:, -1]
test_X, test_y = test[:, :-1], test[:, -1]
# 重塑成3D形状 [样例, 时间步, 特征]
train_X = train_X.reshape((train_X.shape[0], 1, train_X.shape[1]))
val_X = val_X.reshape((val_X.shape[0], 1, val_X.shape[1]))
test_X = test_X.reshape((test_X.shape[0], 1, test_X.shape[1]))
# window_size设置窗口大小为1,可以理解为时间步为1,特征数为7
window_size = 1
fea_num = 7
# 按照keras的要求搭建神经网络
model = keras.Sequential()
# 设置输入数据的大小
model.add(Input((window_size, fea_num)))
model.add(Reshape((window_size, fea_num, 1)))
model.add(Conv2D(filters=, kernel_size=3, strides=1, padding="same", activation="relu"))
model.add(MaxPooling2D(pool_size=2, strides=1, padding="same"))
model.add(Dropout(0.3))
model.add(Reshape((window_size, -1)))
model.add(GRU(, return_sequences=True))
model.add(GRU(, return_sequences=True))
model.add(Attention())
model.add(Dense(, activation="relu"))
model.add(Dense(1))
print(model.summary())
# 对网络进行编译,选择计算误差的函数,优化器。
model.compile(loss='mse', optimizer='adam', metrics=['mse'])
# 拟合网络,对模型进行轮的训练,每个批次个数据,将验证数据集输入网络进行验证。
history = model.fit(train_X, train_y, epochs=, batch_size=, verbose=2, validation_data=(val_X, val_y))
model.save('CNN-LSTM-Attention.h5')
**运行结果
**训练完成后,模型预测结果将被展示。结果通常包括预测误差、准确率等指标。通过对比实际值与预测值,可以评估模型的性能。
**高级神经网络Keras+CNN-GRU-Attention负荷预测(Python代码+数据)
**要获取完整的代码和数据集,可从以下链接下载:
链接:pan.baidu.com/s/1rE5xcv... 提取码:jntx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3的分享
自己动手写CNN Inference框架之 (二) conv2d
卷积是CNN网络中至关重要的操作,其原理可在维基百科上找到。然而,本文专注于描述不同于传统数学卷积的二维卷积,更像相关性运算,无需旋转核。本文指导从TensorFlow的图中提取conv2d的参数,并使用简单C语言进行模型加载与推理,与TensorFlow的Python调用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准确性。后续文章将探讨如何针对嵌入式设备使用Halide、Arm Compute Library(ACL)或低级SIMD API进行加速。
数据格式约定采用NCHW,仅处理float数据。Tensor定义简单,参考提供的结构体。接下来,我们介绍卷积操作,okhttp 3.2.0源码采用sliding-windows嵌套多层实现。输出高度的计算公式涉及输入张量高度、滤波器高度、垂直贴边长度与滑动步长。
在完成卷积操作后,我们将探讨如何从TensorFlow图中获取卷积参数。使用Python脚本简化处理,保存至自定义格式文件中。生成包含conv2d的图,只需两行代码。从图中提取卷积核参数,首先获取图的所有可训练参数,然后按照'conv2d/kernel:0'关键字提取参数。在图定义中,通过'conv2d/Conv2D'关键字提取操作参数,包括填充、步长、核形状等。结果保存为两个文件,分别存放数值参数和操作参数。注意TensorFlow数据布局为NHWC,输出时需调整为NCHW,采用`a = np.transpose(a,(0,2,3,1))`操作。
参数保存后,values文件包含所有值,config文件包含操作参数。我们约定第一个参数为输入Op类型,当识别为conv2d时,依据以下规则解析模型:读取第二至第五行的五个参数,表示NCHW,即卷积核形状;读取卷积类型(有效或相同);读取数据布局(NHWC);基于初始张量形状,读取values文件中的参数,注意布局为NCHW。
接着,编写业务代码进行模型测试,逻辑涉及解析模型配置文件、初始化values、执行conv2d操作,并与Python输出结果进行精确性对比。
本文实现了简单的TensorFlow二维卷积,通过Python脚本解析图中的conv2d参数,保存为自定义格式文件。ipa 查看源码在自定义格式下读取和解析Op及其参数,实现数值计算,并与TensorFlow的计算结果一致。后续文章将采用类似方式开发Dense、Pooling等Op,并使用本教程代码的GitHub链接。欢迎讨论和关注专栏。
C++ 中的卷积神经网络 (CNN)
C++中的卷积神经网络(CNN)是深度学习领域的重要工具,尤其在需要实时推理的场景中,如特斯拉汽车的系统。尽管Python因其库丰富而常用于原型设计,但在部署大型模型时,C++的实时性能更为关键。本文将通过mlpack,一个C++机器学习库,展示如何用C++编写CNN并对MNIST数据集进行分类。
mlpack是一个高效的机器学习库,它利用底层库提供快速且可扩展的深度学习算法。MNIST数据集包含0-9的手写数字图像,存储在CSV文件中。在处理数据时,需注意数据格式的转换,如标签和特征的转置,以及将标签转换为从1开始的格式,以便mlpack的负对数似然损失函数能正确计算。
我们的CNN模型设计会包含一个简单的卷积架构,参数MAX_ITERATIONS设置为0,以便实现提前停止的训练策略。这样做的目的是在训练后期利用验证集的性能,即使模型在达到最小损失时停止训练,从而优化模型性能。至于代码实现,虽然本文并未详细展示,但可以参考作者在GitHub上的代码链接:github.com/Aakash-kaush...
Python时序预测系列基于CNN+LSTM+Attention实现单变量时间序列预测(案例+源码)
本文将介绍如何结合CNN、LSTM和Attention机制实现单变量时间序列预测。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处理序列数据中的时空特征,结合了CNN在局部特征捕捉方面的优势和LSTM在时间依赖性处理上的能力。此外,引入注意力机制能够选择性关注序列中的关键信息,增强模型对细微和语境相关细节的捕捉能力。
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首先,读取数据集。数据集包含条记录,按照8:2的比例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训练集包含条数据,用于模型训练;测试集包含条数据,用于评估模型预测效果。
接着,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确保输入模型的数据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模型训练和预测。
构造数据集时,构建输入序列(时间窗口)和输出标签。这些序列将被输入到模型中,以预测未来的时间点。
构建模拟合模型进行预测,通过训练得到的模型参数,将输入序列作为输入,预测下一个时间点的值。
展示预测效果,包括测试集的真实值与预测值的对比,以及原始数据、训练集预测结果和测试集预测结果的可视化。
总结,本文基于CNN、LSTM和Attention机制实现的单变量时间序列预测方法,能够有效处理序列数据中的复杂特征。实践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数据划分、归一化处理和模型结构设计,实现了对时间序列数据的准确预测。希望本文的分享能为读者提供宝贵的参考,促进在时间序列预测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应用。
ncnn和pnnx和onnx
Pnnx作为ncnn的中间件,允许ncnn支持torchscript,简化了转换过程。它不直接是一个推理库,而是提供了一种将计算图导出为其他推理库所需文件格式的方法。
NCNN提供多种功能,包括手动修改参数、动态操作和加速技巧。这些修改通常针对与ONNX和ATEN的兼容性。通过理解和运用这些技巧,可以更好地利用NCNN的性能。
在转换过程中,涉及到一个概念叫“lower”,即使用支持的算子来模拟模型中不支持的算子。例如,如果模型包含一个带有padding的卷积,而推理库不支持padding,那么lower过程会将该卷积分解为垫阵和无padding的卷积。同样,sigmoid操作可能会被分解为多个基本操作以模拟其功能。
在将模型转换为ONNX时,lower操作会重复进行两次。从python代码到torchscript再到ONNX,这会导致计算图变得庞大且细碎,不利于推理优化和模型理解。此外,这种转换可能会引入额外的算子,如Gather、Unsqueeze,这些在NCNN中可能不被支持。
Pnnx位于torchscript之下,提供了一种从torchscript导出ncnn模型的新途径,从而实现模型部署。Pnnx的算子定义与python代码的接口保持一致,支持类似于python的API。通过保留原始模型的算子定义和参数,Pnnx模型可以被轻松转换回原始python代码或导出为Pnnx。
在NCNN源码中,magic值记录了推理框架的版本号,表示模型文件的特定信息。Pnnx参考了NCNN的模型写法,支持更灵活的参数键,如字符串,以与python API保持一致。此外,Pnnx支持保留算术表达式的整体性,优化GPU和可编程硬件的性能,并提供自定义算子的导出和优化功能。
在将模型转换为Pnnx时,可以指定模块操作,如Focus,以合并多个小操作为一个大操作,提高效率。Pnnx还支持量化感知训练的算子导出,并在转换过程中记录量化参数,解决了量化模型导出的问题。此外,Pnnx允许在模型中指定输入形状,有助于优化表达式和常量折叠过程,同时支持静态和动态形状。
在Pnnx的内部图优化过程中,使用模板匹配技术从torchscript ir中找到对应的封闭子图,并将其替换为目标操作,从而优化模型结构。Pnnx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框架,包括加载torchscript、转换为Pnnx ir、进行图优化和转换为python代码的过程。
当前Pnnx项目兼容PyTorch 1.8、1.9和1.版本,支持种PyTorch上层操作中种转换为NCNN对应的操作。Pnnx已经实现了自动单元测试和代码覆盖率,对于常用CNN模型如ResNet和ShuffleNet,转换和推理结果与原始python版本一致。未来计划增加更多PyTorch算子支持、增强单元测试、测试端到端RNN和Transformer模型,并编写使用教程和开发文档。
ncnn的使用2:onnx转ncnn模型跑resnet
NCNN的使用教程:将ONNX模型转换为运行ResNet
NCNN提供了强大的模型转换工具,便于将Caffe、ONNX等模型转换为ncnn格式。在编译后的ncnn build/tools目录下,我们找到了onnx2ncnn工具。本文将展示如何使用它将PyTorch导出的ResNet的ONNX模型转换为ncnn适用的模型。
项目的结构如下:src存放源代码,python包含脚本,model_param存放模型文件,image存放推理,bin存放可执行文件。在bin目录下,我们拷贝了来自ncnn/build/tools/onnx的onnx2ncnn工具。
在python脚本export_res.py中,通过给定示例输入,我们导出resnet的ONNX模型至model_param目录。然后,我们使用ncnn官方提供的工具onnx2ncnn进行转换,生成resnet.param和resnet.bin文件,分别存储模型结构和参数。
resnet.param文件包含(magic number)和层与blob的数量,其中blob用于存储中间数据。Blob的数量通常比层多,因为每个层可能有多个输入和输出。例如,Convolution层有输入和输出blob,而Split算子则有多个输入和输出。
在推理代码中,我们参考ncnn/examples/squeezenet.cpp编写,首先创建Net实例,加载模型参数(resnet.param和resnet.bin),并确保输入转换为RGB格式,因为OpenCV默认为BGR。此外,还需对进行归一化处理,以适应模型的输入要求。
CMakeLists.txt文件中,我们设置了ncnn库的搜索路径,并将可执行文件输出到bin目录下,同时链接ncnn和OpenCV库。
通过以上步骤,你已经学会了如何使用ncnn将ONNX格式的ResNet模型转换并进行推理。
CNN内容讲解以及代码展示
什么是CNN?
CNN,全称为卷积神经网络,是一种多层的人工神经网络,其设计灵感来源于生物大脑的结构和功能。CNN由不同的层组成,每个层都有其特定的用途。让我们深入了解CNN的三个关键层及其功能。
卷积层(Convolutional Layer)
卷积层的主要功能是提取特征。它使用卷积核进行操作,卷积核是一个权重矩阵,大小通常是3x3或5x5。这些权重用于识别图像中的特定特征,例如边缘、纹理或形状。卷积过程包括将卷积核与输入图像的每个部分相乘,然后求和,从而生成新的特征图。
池化层(Pooling Layer)
池化层的主要作用是下采样和减少图像尺寸。它通过取最大值、最小值或平均值等方式,降低特征图的维度,同时保留图像中最重要的特征。这种操作有助于减少计算量,提高模型的训练速度和效率。池化层通常与卷积层一起使用,通过滑动窗口的方式进行操作。
全连接层(Fully-connected Layer)
全连接层是神经网络中的一种基本层结构,它将网络中前一层的所有神经元与后一层的所有神经元相连接,因此被称为“全连接”。全连接层的主要作用是特征融合,将之前各层提取的特征综合起来,形成更高级别的表示。在分类任务中,全连接层通常位于卷积层和池化层之后,为最终的输出结果或预测做准备。
CNN的基本实现
为了构建和训练一个简单的CNN模型,可以使用Keras库。以下是一个基本的代码示例:
python
import keras
from keras.preprocessing.image import ImageDataGenerator
# 读取训练数据
train_dir = ImageDataGenerator().flow_from_directory(train_dir, (,), batch_size=5, shuffle=False)
# 构建神经网络层
# 假设模型结构包括卷积层、池化层和全连接层
# 编译模型
# 训练模型
# 评估模型
# 预测结果
# 计算混淆矩阵
使用混淆矩阵(Confusion Matrix)来评估模型性能。
混淆矩阵是一种用于比较模型预测结果与真实标签的表格形式。它有助于计算准确率、召回率、精确率和F1分数等指标,从而全面了解模型的性能。通过将真实标签与模型预测结果输入到混淆矩阵函数中,可以计算出各个指标,以便深入分析模型在分类任务中的表现。
执行代码后,可以得到混淆矩阵,并进一步计算模型的准确率、召回率、精确率和F1分数等指标,从而评估模型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