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ikari源码分析 - AntiDebug
2.Arch安装deb包:为 deb 包编写 PKGBUILD 文件
3.gentoo和archlinux有什么优缺点?源码
4.Linux内核源码分析:Linux内核版本号和源码目录结构
Hikari源码分析 - AntiDebug
一、框架分析 针对PASS的构建具体实现进行深入分析。该PASS旨在提升编译后程序的源码抵抗调试能力,其核心逻辑包括两个主要方面: 链接预编译的构建反调试IR代码 特定于平台的内联汇编注入 针对Darwin操作系统上的AArch架构,若未找到ADBCallBack和InitADB函数,源码PASS会尝试直接注入内联汇编代码。构建菊花插件源码该代码片段可能利用系统调用,源码如ptrace,构建来检测是源码否处于调试环境。 此外,构建配置允许用户指定预编译反调试IR文件的源码路径和函数混淆概率。 具体实现包括: 检查预编译IR路径,构建构建默认路径并链接预编译的源码IR文件。 修改ADBCallBack和InitADB函数属性,构建确保它们在编译和链接阶段表现出反调试行为。源码 初始化标志和目标三元组信息,准备为每个模块提供初始化和链接预编译IR的过程。 模块处理和函数处理涉及应用概率值来决定是否对模块和函数应用反调试混淆。 预编译的反调试IR文件包含了一系列用于反调试的函数和结构,如检测调试器的代码、修改执行路径以规避调试跟踪、以及插桩代码以检测异常行为。 通过LLVM工具链中的llvm-dis工具,可以将.bc文件转换为可读的LLVM IR文件。该文件结构包含多个结构体定义、全局声明、函数实现和属性。批量上传 源码 函数ADBCallBack简单地终止程序并执行无法到达的指令。函数InitADB执行系统调用和检查来检测调试状态,可能涉及进程信息查询、动态库加载、系统调用、内存分配、异常端口检查等操作。 系统调用声明确保了程序能调用各种底层函数进行操作,如sysctl、dlopen、dlsym、task_get_exception_ports、isatty、ioctl等。 总结,通过在编译器优化阶段插入反调试逻辑,相较于源代码实现,基于LLVM Pass的AntiDebug方法提供了更好的隐蔽性、可移植性、灵活性、维护性和混淆程度。然而,这种方法需要对LLVM框架有深入理解,可能增加构建和调试复杂度。Arch安装deb包:为 deb 包编写 PKGBUILD 文件
在使用 Arch 或 Manjaro 系统时,若官方仓库中缺乏所需软件,吹号网源码而网上可下载到编译好的二进制文件,如 deb 包或 rpm 包,这些文件虽可直接使用,却不受包管理器 pacman 监控,也难以从应用程序启动器中便捷运行。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Arch Wiki 提供了一个名为 debtap 的脚本,用于将 deb 包转换为 pacman 可以直接安装的 .pkg.tar.zst 格式。此方法虽简便,但由于考虑广泛兼容性,有时转换后的 .pkg.tar.zst 包会遇到安装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是使用 makepkg 打包软件。虽然初学者可能会感到困惑,但了解其工作原理后,便会觉得操作简单。通过编写 PKGBUILD 文件,可以将源代码编译并打包成 .pkg.tar.zst 格式,从而在 Arch 系统中直接安装。
要使用 makepkg 打包软件,首先需要创建一个 PKGBUILD 文件。系统中提供了一些示例文件,如 /usr/share/pacman/PKGBUILD.proto,供参考。
编写 PKGBUILD 文件时,需要定义软件名、版本、java 社交 源码运行架构,并在文件中定义一个名为 package() 的函数,该函数会被 makepkg 自动执行。确保定义 pkgname、pkgver、pkgrel、arch 四个变量,这些是基本的必要参数。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 PKGBUILD 文件示例,其中包含软件名、版本、运行架构,并定义了一个包装函数,仅输出 packaging...,表示打包过程已开始。
构建流程涉及多个步骤。首先,makepkg 通过定义的变量获取软件包的信息,如软件名、版本号等。source 变量用于指示打包过程中所需文件,可以是本地文件或文件网址。makepkg 将获取的文件验证 MD5 值并存放在 src 目录中,这是进行编译等处理的工作目录。
随后,makepkg 依次执行四个函数:prepare()、pb源码网build()、check()、package()。prepare() 函数通常用于编译前的准备,如解压文件。build() 函数执行编译。check() 函数检查编译结果。最后,package() 函数进行打包。在我们的例子中,prepare()、build()、check() 函数仅输出提示信息。
在 package() 函数中,我们创建了一个目录 ${ pkgdir}/home,其中 ${ pkgdir} 是软件包目录 pkg/${ pkgname},在安装包时会被复制到相应的目录中。例如,在本例中,文件 m.vsix 被复制到 /home/m.vsix。
运行 makepkg 命令后,目录结构会发生变化。接下来,使用 pacman -U 安装软件包,可以看到 /home 目录下多了文件 m.vsix。通过卸载软件包,/home 目录下的 m.vsix 文件将被删除。
为深入理解 PKGBUILD 文件编写,可以参考 AUR 仓库中提供的其他示例,如 quickapp-ide,通过克隆仓库学习实践。
关于 deb 包的示例,可以提前准备好 wps-office 的 deb 安装包,并与 PKGBUILD 文件放在一起。在 PKGBUILD 文件中,需要将 deb 包解压后得到的 data 目录打包,因为 data 目录包含了需要安装的所有文件。
gentoo和archlinux有什么优缺点?
Gentoo与Arch Linux是两种备受欢迎的操作系统发行版,它们都以其高度可定制性和灵活性而受到用户的喜爱。站在普通用户的角度来看,它们各有优缺点。
Arch Linux采用二进制仓库,同时提供了从源码编译的支持,这意味着用户可以在不开启testing仓库的情况下获取最新且激进的软件版本。开启testing仓库则能获得更前沿的技术。Arch Linux的包管理器pacman极其高效,得益于其处理依赖关系的简洁性。如果需要从非官方仓库获取软件,通常需要使用AUR和相应的管理工具,如yaourt。
Gentoo则采取源码仓库策略,提供丰富的野包(overlay),软件数量与Arch相当,甚至更多。Gentoo的灵活性主要来源于其强大的USE变量系统,允许用户根据需求定制软件,但这也导致了软件安装速度较慢,尤其是对于大型软件如内核、LibreOffice和Chromium等。为解决这个问题,官方提供了二进制包版本,但这意味着需要牺牲部分定制能力。
Gentoo的软件树Portage,以及其对应的包管理器emerge、ebuild等,与Arch Linux的ABS、pacman、PKGBUILD等具有相似功能,但在源码构建安装方面两者没有明显的优劣。Gentoo特有的“slot”概念允许同一软件的不同版本共存,这一特性在Arch Linux中则需要通过不同命名的包来实现。
USE变量在Gentoo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相当于更微观的“包”,允许用户选择软件的特性和功能,并通过全局USE变量影响特定包的配置。这些变量之间存在依赖和冲突关系,共同构成了Gentoo包管理的核心。
Gentoo在版本选择上更为谨慎,注重软件的稳定性和兼容性。例如,在使用Gentoo的最后阶段,稳定仓库中的GNOME版本仍为2.x,需要通过“开瓢”(~arch)或特定overlay来安装较新版本。
在系统服务管理方面,Arch Linux默认使用systemd,而Gentoo使用OpenRC。尽管个人偏好不同,但对于那些依赖systemd的环境(如较新版本的GNOME)来说,Gentoo的系统服务支持可能稍显不足。
两者都强调可定制性,被认为是“元发行版”。尽管安装过程较为繁琐,通常需要依赖Wiki资源,但一旦完成安装和配置,用户将享受到流畅的使用体验。最重要的是,两者都支持滚动更新,无需重装系统。
Linux内核源码分析:Linux内核版本号和源码目录结构
Linux内核版本和源码目录结构对于理解其内部设计至关重要。内核分为稳定版和开发版,版本号由主版本、次版本和修订版本组成,次版本号用于区分两者。内核代码分散在庞大的源码中,组织在个C文件和若干个特定目录下。
Linux源码的根目录下,首先是arch目录,负责屏蔽不同体系结构间的差异,如虚拟地址翻译函数switch_mm。block目录存放通用的块设备驱动程序,如硬盘和U盘的读写操作。驱动程序通常在drivers目录,但块设备驱动被独立出来,因为它们的读写逻辑通用。certs目录用于存储认证和签名相关的代码,保障系统安全。
内核模块是Linux 2.2版本后引入的概念,以.so文件形式独立,根据需要动态加载,带来灵活性但也增加了安全风险。crypto目录包含加密和压缩算法,保障数据安全。Documentation目录提供内核模块的文档和规范,drivers目录存放硬件驱动,fs目录处理文件系统,init目录负责内核初始化,ipc目录负责进程间通信,kernel目录包含核心功能代码,lib目录是内核的库函数集,mm目录负责内存管理,net目录处理网络协议,samples目录包含示例代码,scripts目录是编译和调试工具,security目录负责安全机制,sound目录负责音频处理,tools目录包含开发工具,usr目录是用户打包,virt目录关注虚拟化,LICENSE目录则记录了许可证信息。
除了目录,源码中还有COPYING(版权声明)、CREDIT(贡献者名单)、Kbuild(构建配置)、MAINTAINERS(维护者信息)、Makefile(编译指令)和README(基本信息)等文件,它们分别提供了内核使用、贡献者认可、构建指导和基本介绍。这些组织结构使得Linux内核源码易于理解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