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程序员必知的超级超级 89 个操作系统核心概念
2.科学可视化软件介绍 – ROOT
3.为了让开源项目可持续,我写了本掘金小册
4.Android NDK Tombstone/Crash 分析
5.pvm是同步同步什么东西?
程序员必知的 89 个操作系统核心概念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源码源码用系统软件,是超级超级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它负责内存管理、同步同步资源供需优先级、源码源码用海东公司网站源码输入输出设备控制、超级超级网络与文件系统管理,同步同步同时提供用户与系统交互的源码源码用界面。
shell:程序,超级超级用于获取命令执行于操作系统。同步同步过去唯一用户界面,源码源码用现也支持图形用户界面(GUI)。超级超级
GUI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允许用户通过图形图标和音频指示与电子设备交互的同步同步用户界面。
内核模式 (kernel mode):超级模式,源码源码用拥有底层硬件完整访问权,可执行任何指令与内存地址,用于操作系统的最低级功能。内核模式崩溃可导致计算机停止。
用户模式 (user mode):操作系统运行用户程序时的状态,程序请求系统帮助或发生中断时,从用户模式转至内核模式。
计算机架构 (computer architecture):描述计算机系统功能、组织与实现的规则与方法,包括指令集、内存管理、I/O与总线结构。
SATA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用于主板与大容量存储设备数据传输的电脑总线。
复用 (multiplexing):资源管理方法,不同程序或用户轮流使用同一资源。
大型机 (mainframes):以大存储量、处理能力与高可靠性著称的计算机,用于关键任务。
批处理系统 (batch system):用户不直接与计算机交互的系统,操作员将程序分批处理。
OS/:IBM为System/大型机开发的苹果pp助手源码已停产的批处理操作系统。
多处理系统 (Computer multitasking):计算机同时运行多个程序的能力。
分时系统 (Time-sharing):多程序与多任务在用户之间共享资源的系统。
兼容分时系统 (Compatible Time-Sharing System):最早的分时操作系统,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设计。
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提供按需访问计算资源与数据存储,无需主动管理。
UNIX操作系统:强大的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支持多种处理器架构。
UNIX System V:UNIX操作系统分支。
BSD (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UNIX衍生系统。
POSIX:为在不同UNIX操作系统上运行软件定义的一系列API标准。
MINIX:迷你版本的类UNIX操作系统。
Linux:强大的类UNIX操作系统。
DOS (Disk Operating System):使用磁盘存储设备的计算机操作系统。
MS-DOS:微软发展的操作系统,与IBM PC兼容。
MacOS X:苹果公司的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系统。
Windows NT:微软的纯位操作系统核心。
Service Pack (SP):程序更新集合,发布为独立安装包。
数字版权管理(DRM):保护专有硬件与版权作品使用的技术。
x:指令集体系结构,由Intel开发,用于处理更多内存。
FreeBSD:类UNIX操作系统。
X窗口系统 (X):用于位图显示的窗口系统。
GNOME:自由软件组成的桌面环境。
网络操作系统 (network operating systems):用于网络设备的专用操作系统。
分布式网络系统 (distributed operating systems):在独立计算节点集合上的软件,处理多个CPU服务的作业。
程序计数器 (Program counter):指示程序序列位置的CPU寄存器。
堆栈寄存器 (stack pointer):跟踪调用堆栈的CPU寄存器。
程序状态字 (Program Status Word):操作系统维护的跟踪系统状态的数据集合。
流水线 (Pipeline):数据处理元素串行连接,淘宝违规考试源码元素并行或按时间分割执行。
超标量 (superscalar):在同一处理器内核中实行指令级并发的CPU架构。
系统调用 (system call):用户空间程序向内核请求服务的接口。
多线程 (multithreading):实现多个线程并发执行的技术。
CPU核心 (core):CPU的大脑,执行指令满足指令需求。
图形处理器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个人电脑与移动设备上运行绘图运算的微处理器。
存储体系结构:从顶层到底层,存储器速度与容量逐渐降低,成本增加。
高速缓存行 (cache lines):高速缓存分割为固定大小的块。
缓存命中 (cache hit):应用程序请求数据时的快速查找。
L1 cache:CPU内置的最快速内存。
L2 cache:存储库,内置CPU芯片,提供给L1缓存。
L3 cache:存储库,提供给L2缓存,位于主板或CPU模块内。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与CPU交换数据的内部存储器。
ROM (Read Only Memory):存储内容无法改变的存储器。
EEPROM (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M):可通过电子方式多次擦或写的存储设备。
闪存 (flash memory):用于数据存储与数据交换的可擦写存储器。
SSD (Solid State Disks):以闪存作为永久存储器的电脑存储设备。
虚拟地址 (virtual memory):应用程序认为的连续可用内存。
MMU (Memory Management Unit):内存管理单元,处理CPU内存访问请求。
上下文切换 (context switch):存储和重建CPU状态的机制。
驱动程序 (device driver):允许硬件与软件沟通的程序。
忙碌等待 (busy waiting):反复检查条件的机制。
中断 (Interrupt):处理器响应硬件或软件信号的处理。
中断向量 (interrupt vector):中断处理程序的地址。
DMA (Direct Memory Access):硬件子系统直接读写系统内存的技术。
总线 (Bus):计算机组件间交换数据的方式。
PCIe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计算机总线分支,次日涨指标源码构建高速串行通信系统。
DMI (Direct Media Interface):用于连接南桥与北桥芯片的英特尔专用总线。
USB (Universal Serial Bus):连接计算机与外部设备的串口总线标准。
BIOS (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硬件初始化与操作系统运行时服务的固件。
硬实时系统 (hard real-time system):必须绝对在每个截止日期前完成任务的系统。
软实时系统 (soft real-time system):可能会错过某些截止日期,但最终性能将下降的系统。
进程 (Process):程序的运行实例,可同步或异步独立运行。
地址空间 (address space):程序可访问的内存范围。
进程表 (process table):操作系统维护的数据结构,包含进程信息。
命令行界面 (command-line interpreter):用户通过键盘输入指令的界面。
进程间通信 (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多个进程间数据传输的技术。
超级用户 (superuser):具有系统管理权限的用户。
目录 (directory):文件系统容器,存储文件与目录。
路径 (path name):指向文件系统位置的名称。
根目录 (root directory):系统顶层目录。
工作目录 (working directory):用户当前目录,用于文件访问。
文件描述符 (file descriptor):指向文件的引用。
inode:UNIX系统中包含文件详细信息的节点。
共享库 (shared library):包含目标代码的可由多个程序使用的文件。
DLLs (Dynamic-Link Libraries):微软实现共享函数库概念的文件。
客户端 (clients):访问服务器服务的计算机程序或硬件。
服务端 (servers):提供功能的计算机程序或设备。
主从架构 (client-server):客户端与服务器区分开的网络架构。
虚拟机 (Virtual Machines):软件创建的环境,用于操作其它软件。
Java虚拟机 (Java virtual Machines):屏蔽操作系统平台信息的软件环境。
目标文件 (object file):包含目标代码的文件。
C预处理器 (C preprocessor):C语言预处理程序,用于在编译前预扫描源代码。
科学可视化软件介绍 – ROOT
祝各位知友在龙年犹如飞龙乘云,wordpress理财源码事业有成!
CERN,位于法国和瑞士的交界处,成立于年,是世界上最大的粒子物理研究中心。它为物理学家们提供了研究工具,包括世界上最大的正负电子对撞机LEP和超级质子同步加速器SPS。经过不懈努力,科学家们在年在CERN发现了希格斯粒子,弗朗索瓦·恩格勒和彼得·希格斯因此获得了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ROOT是CERN开发的数据处理框架,用于分析、存储和可视化科学大数据,是高能物理研究的核心。每天,成千上万的物理学家使用ROOT应用程序来处理和分析数据或进行模拟。
ROOT的官方网站是root.cern/,其源代码可在GitHub上找到。探测器和数据分析可视化无法在此展示。
以下是与科学可视化相关的系列文章:
《科学可视化软件介绍 – VisIt》、《科学可视化软件介绍 – Inviwo》、《科学可视化软件介绍 – Voreen》、《科学可视化软件介绍 – MegaMol》、《科学可视化软件介绍 – Paraview》、《科学可视化软件介绍 – Mayavi》、《科学可视化软件介绍 – PyQtGraph》、《科学可视化软件介绍 – vedo》、《科学可视化软件介绍 – Glumpy》、《科学可视化软件介绍 – SCIRun》、《科学可视化软件介绍 – Vispy》、《科学可视化软件介绍 – K3D-jupyter》、《科学可视化软件介绍 – VTK》、《科学可视化软件介绍 – yt》、《科学可视化软件介绍 – Veusz》、《科学可视化软件介绍 – PyVista》、《科学可视化软件介绍 – TTK》、《科学可视化软件介绍 – Ipyvolume》、《科学可视化软件介绍 – Polyscope》、《科学可视化软件介绍 – GLVis》、《科学可视化软件介绍 – 3D Slicer医学图像计算平台》、《科学可视化软件介绍 – libigl》、《科学可视化软件介绍 – 桌面版3D文件查看器F3D》、《科学可视化软件介绍 – 数据可视化工具包morphologica》、《科学可视化软件介绍 – 人类神经生理学数据可视化MNE》、《科学可视化软件介绍 – Glue》、《科学可视化软件介绍 – GR framework》、《科学可视化软件介绍 – 可视化中间件Visualization Library》。
为了让开源项目可持续,我写了本掘金小册
之前在社区开源了一个基于 Electron 的桌面端工具箱 Rubick,收到了 Github 6.5k+ star。然而,为了帮助社区成员更好地理解项目,我编写了一本基于 Rubick 源码的掘金小册。
本小册的主要目标是为想加入开源一起开发的小伙伴提供深入理解 Rubick 源码的路径,以及学习实践 Electron 应用开发的知识。此外,它也旨在通过小册的收入为开源项目 Rubick 提供持续的维护、迭代与升级资金,实现开源的可持续性。
小册内容分为三大模块,以下将简单介绍其中的知识点:
1. **无边框窗口的拖拽与缩放**:无边框窗口是 Electron 应用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用户提供更加现代化和简洁的界面。本小册将详细介绍如何实现这两种功能,包括默认搜索窗口以及具有自定义控件栏的窗口。
2. **应用快速检索**:作为提高效率的关键功能,本小册将指导读者如何创建支持跨平台应用检索和快速启动的桌面应用程序,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3. **插件化设计体系**:面对日益增多的功能需求,插件化设计成为了解决问题的最优途径。本小册将深入探讨如何实现工具的插件化,以及如何支持单独迭代和发布。
4. **实现超级面板**:为了提升用户体验,本小册将指导读者如何实现一个支持快速唤起、划词翻译和文件自动匹配的系统菜单增强功能。
5. **本地数据库与多端数据同步**:本小册将介绍如何设计与实现一套本地数据库的存储策略,以及如何实现多端数据的同步,以满足用户在不同设备间共享数据的需求。
6. **菜单、截图与取色功能**:作为一款桌面端软件,本小册还将覆盖截图与系统插件的加载,以及取色插件的开发等基础功能。
总结,通过撰写本小册,旨在帮助社区成员深入理解 Rubick 的开发与实现,同时为开源项目 Rubick 提供资金支持,实现开源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您已经为项目做出贡献,将有机会获得小册的一折优惠。感谢您的支持!
Android NDK Tombstone/Crash 分析
程序员在调试Bug的过程中,访问非法内存是最让人头疼的问题。调试程序Bug通常有三种方法:那么如何调试引发Crash的NDK程序呢?
幸运的是,Google早已预见到我们编写的NDK代码可能存在缺陷。当NDK程序发生Crash时,会在/data/tombstones/路径下生成记录Crash信息的文件tombstone_xx。同时,Google在NDK包中也提供了一系列调试工具,如addr2line、objdump、ndk-stack。
在介绍Tombstone之前,我们先补充一下Linux信号机制的相关知识。信号机制是Linux进程间通信的一种重要方式,用于正常的进程间通信和同步,以及监控系统异常及中断。当应用程序运行异常时,Linux内核会产生错误信号并通知当前进程。当前进程在接收到该错误信号后,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处理方式。
当Linux应用程序在执行时发生严重错误,一般会导致程序crash。Linux专门提供了一类crash信号,程序接收到此类信号时,缺省操作是将crash的现场信息记录到core文件,然后终止进程。
什么是Tombstone?Android Native程序本质上就是一个Linux程序,当它在执行时发生严重错误,也会导致程序crash,然后产生一个记录crash的现场信息的文件,在Android系统中就是tombstone文件。
Tombstone文件位于路径/data/tombstones/下,它记录了死亡进程的基本信息、死亡的地址以及死亡时的现场信息。
分析出现Crash的原因和代码位置最重要的就是分析这个tombstone文件。tombstone文件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Build fingerprint、Crashed process and PIDs、Terminated signal and fault address、CPU registers、Call stack、Stack content of each call。
Crashed process and PIDs信息表示Crash掉进程的基本信息,包括进程号、线程号等。Terminated signal and fault address信息表示程序因为什么信号导致了Crash以及出现错误的地址。Call Stack信息记录了程序在Crash前的函数调用关系以及当前正在执行函数的信息。
在分析tombstone文件时,我们主要关注Crashed process and PIDs、Terminated signal and fault address和Call stack部分。
addr2line是NDK中用来获得指定动态链接库文件或者可执行文件中指定地址对应的源代码信息的工具。ndk-stack能自动分析tombstone文件,将崩溃时的调用内存地址和C++代码一行一行对应起来。
总结来说,Android NDK程序的系统调试并不复杂,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了解Tombstone文件中关键信息的含义,学会使用addr2line和ndk_stack这两个超级方便的工具,就可以快速定位到导致NDK程序Crash的Bug。但具体的Bug还需要进一步根据业务逻辑来分析代码。
pvm是什么东西?
PVM是一种并行虚拟环境技术。 PVM,即并行虚拟机器,是一种用于构建并行和分布式应用程序的编程模型和运行环境的软件技术。它在计算机集群上提供并行处理能力,允许开发者构建能够充分利用多核处理器和分布式计算资源的程序。下面是关于PVM的 一、基本定义 PVM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并行计算框架,旨在支持科学计算、数据分析以及其他需要大规模并行处理的任务。它提供了一个虚拟环境,允许应用程序在不同的计算机节点上运行并相互通信。通过PVM,开发者可以创建跨多个计算机系统的并行程序,这些程序可以在集群上执行并行计算任务,从而提高计算效率和性能。 二、核心功能 PVM的主要功能包括任务分配、进程管理和通信机制。在任务分配方面,PVM可以将计算任务分配给不同的计算节点,以实现并行处理。进程管理方面,它负责监控和管理运行在各个节点上的进程,确保它们协同工作并处理可能的错误情况。通信机制则是PVM的核心之一,它允许不同节点之间的进程进行高效的数据交换和同步。 三、应用领域 由于PVM提供强大的并行处理能力,它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科学计算领域,PVM被用于执行复杂的数学模拟和数据分析任务。在高性能计算和云计算领域,它也被用于处理大规模数据集和提供弹性计算能力。此外,在一些需要实时处理和分布式计算的应用中,如自动驾驶、物联网等,PVM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技术特点 PVM的技术特点包括其开放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作为一个开源项目,PVM的源代码是公开的,这有利于开发者进行二次开发和集成。同时,由于它基于标准的网络协议和操作系统,PVM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可以在多种平台上运行。此外,它的可扩展性也使得PVM能够适应不同规模的并行处理需求,从个人计算机集群到大型超级计算机中心都可以使用。2025-01-16 11:34
2025-01-16 10:29
2025-01-16 10:19
2025-01-16 09:55
2025-01-16 09:37
2025-01-16 09:26